频频获奖!中国电影青年导演的摇篮在这里
短视频 | 喵老师、24K
采写 | 24K
编辑 | kino
看视频,揭秘青年导演的摇篮
“推动中国电影发展,不仅要靠一部部好戏,还要靠一部部好戏培养出的人才。”曾挖掘了陆川等优秀青年导演的资深电影人韩三平曾如此感慨。而如何发现与培养优秀青年导演,更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思考题。
在此大背景下,各类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启动于2015年,由国家电影局指导、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、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导演发起的青葱计划,便是其中佼佼者之一。
计划进行时
中国电影人对于青年导演的帮扶计划,由来已久。
2005年,刘德华投资2500万发起了“亚洲新星导演计划”。那时,28岁的宁浩拿着自己新写的剧本,找到了刘德华。后来的故事,人尽皆知。
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,各种不同渠道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纷至沓来。
影视公司方面,华谊兄弟推出的H计划,光线传媒方面推出了新导演培养计划。宁浩身为大股东的坏猴子影业,也推出了“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”。电影节方面,北京国际电影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,分别推出了“电影市场项目创投”计划、青年电影计划等。
这些电影计划,为行业输送了不少青年导演人才。比如,《我不是药神》导演文牧野,便是来自“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”。
其中,以专业化与体系化培养闻名的青葱计划,更是收获颇丰。
“我们已经是第七届了,不算今年,这六年当中,我们选出来了30名青年导演,去帮他们完成他们的第一部处女作院线长片”。谈及过往六年成绩时,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、青葱计划发起人李少红导演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。
对于国内外青年导演而言,职业生涯中最难拍的一部作品,往往是院线长片处女作。因为这部作品可能是入行的起点,抑或是终点。
据统计,30部导演处女作中,已经拍摄完成的作品已经过半。其中,不少影片已完成公映,并在一些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奖。比如,2018年上映的青春成长题材影片《过春天》入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;《兔子暴力》入围“东京首映2020单元”展映;2019年上映的《日光之下》入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首映单元。
通过这些作品,也让市场与观众认识了梁鸣、白雪、申瑜等青年导演新面孔。
2022年5月份,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,从青葱走出的导演郭容非凭借《红姐》,在电影节基石单元驻地写作计划中获奖。第三届青葱计划涌现出的青年女导演陈剑莹,凭借《海边升起一座悬崖》,摘得电影节“最佳短片金棕榈”大奖。
回首前六届青葱计划,李少红明显感觉到这个青年导演扶持计划效益越来越明显。走到任何地方去,都有可能碰到青葱学员。有些学员虽然没能入围最后的五强,但依然还在坚持努力拍自己想拍的电影。
“我觉得这就是青葱的精神。”
成为导演之前
黎明前的黑暗,最为难熬。对于青年演员新秀而言,成为导演之前,同样如此。
2022年5月,第七届青葱计划发起以“成为导演之前”为主题的大师班及影展,助力中国电影积累青年创作力量。
“其实我最看中是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电影,对于电影的理解,能够到达一个什么程度。排在第二位的话,可能是你做这件事情的欲望和决心到底有多大,可能到第三位才是所谓的才华。”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、青葱计划理事长王红卫眼里,成为导演之前,个人的意识与毅力,是比才华更重要的东西。
华人导演之光李安,曾当过6年厨夫,打过零工。饺子大学所学专业是医学,跨界进入影视行业。如果不是对于电影的极度热爱与坚持,他们也不会被观众认识与认可。
李少红同样认为成为导演之前,首先你要对电影导演这个职业,要有足够的认知。另外,就是要有足够的热情与热爱。这个热爱不应是一时的,而是一生一世的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报名青葱计划的人群背景与创作题材,也在发生变化。
首先,报名者的教育背景、入行背景越来越丰富。从传统核心影视院校到新晋的艺术学校,从国内高校到海外名校,从影视专业到非科班出身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涌入到中国电影产业中来。
其次,在创作题材上也是与时俱进。比如,由刘斯逸执导的《三贵情史》,是内地电影市场很少见的一种奇幻题材。
从第六届开始,“青葱计划” 流程升级到了2.0版本,轻比赛,重培养,强化青年导演们的培训学习过程。
“不求回报,不惜工本”,却是“青葱计划”培养计划一直坚持的标准。
市场需要更多青年导演
上世纪90年代,中国电影发展进入一个低谷期。
“不管说影视产品的产量,还是培养影视导演的院校非常非常少。” 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,1996年留校任教的王红卫回忆,那个时期导演系招生非常少,一些专业间隔多年才会招一个班。
这也造成了当下中国内地电影市场,70年代到80年代初青年导演梯队的人员储备不足。进入21世纪后,市场高速发展,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成倍增加。
供给不足、需求增加的内外因素叠加之下,青年导演成为市场稀缺品。
“这些年发展太快了,市场需要的人员非常非常多,所以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,就自然造成现在的局面。可能我们觉得很多电影不满意,很多导演不够理想,但是他们依然有机会,因为市场太缺人了。”王红卫直言危与机并存。对于有志于此的青年导演而言,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。
当然,影视产业也面临着来自于短视频、融媒体,以及疫情的挑战。王红卫认为“挑战永远会有,但是就是看你觉得这个事是不是真的值得做。”每一代电影都面临不同的挑战,而现在的环境、器材、获取知识的渠道,远比20年前要好。
在此大背景下,各大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的意义不言而喻。
“我觉得(青葱)就是向这个行业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的一个平台。另外就是,让大家了解到这个职业化的门槛是什么样式的,成为导演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标准。”李少红认为这些青年导演扶持计划能够让中国电影产业更加专业化,更能跟上时代的潮流。
未来,中国电影市场必将会涌现更多青年导演面孔。他们肩负着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重任,也会让更多人看见中国电影力量。
关注1905电影网APP365天佳片有约
每天24小时连播不见不散
6月27日推荐《无名之辈》《解救吾先生》《"大"人物》
微信最近开始乱序推送公众号文章了,不想错过《中国电影报道》最新内容的小伙伴们,请给我们的公众号加个星标:点击《中国电影报道》公众号—进入公众号首页—点击右上角菜单—设为星标,是不是很简单?喜欢我们文章的也请点“在看”呦!